中文寫作中心輔導員蘇維新帶領同學一探爸媽青春時期的台灣歌曲。攝影:游智凱。
參與同學隨著音樂旋律回顧民國60至70年代的歷史。攝影:游智凱。
同學津津有味的聆聽校園民歌及鳳飛飛、鄧麗君的歌曲。攝影:游智凱。 |
|
「你覺得什麼樣的歌曲算是老歌?」中文寫作中心輔導員蘇維新面帶微笑詢問在場的聽眾,蘇維新表示對自己而言,60年代左右的歌曲就算是老歌。他認為歌曲能看出當時的時代背景,他舉例原創作於30年代的歌曲〈何日君再來〉,因為日本殖民戰爭的關係,經李香蘭翻唱後反而更加流行。
60年代是個內憂外患的時期,蘇維新表示,當時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、台美斷交、蔣介石總統過世造成民歌的興起。蘇維新指出民歌有三大路線,從民歌運動開端的余光中、楊弦開始,以國語填詞打破西洋歌曲壟斷的局面,「詩人、音樂與歌者的結合是當時特色。」蘇維新表示,民歌運動到民國66年陶曉清邀請楊弦等八位民歌手灌錄唱片,反應熱烈,民歌也愈趨向大眾化。
「所謂民歌就是要大家都能琅琅上口。」蘇維新引用當時第二類「唱自己的歌」的李雙澤來描述當時民歌更大眾、更普及的現象。他表示這一類的民歌對台灣產生「故鄉」認同,和以往認為大陸是故鄉的古老中國有所區隔,少年中國關懷台灣,認同這塊土地,而民歌最後一類則是較常聽聞的「校園民歌」。
除了民歌以外,蘇維新也介紹60至70年代當紅的兩位台灣流行歌手。蘇維新表示帽子天后鳳飛飛是台灣第一位結合主持、演員、歌星於一身的平民天后;鄧麗君則擁有溫潤的歌聲,紅及日本、香港,甚至出現「只要有華人的地方,就有鄧麗君」的說法,兩位都是台灣不可或缺的音樂天后。
「鄧麗君成為華人的共同記憶,是史詩級的人物,就像西方的Michael Jackson」中文系林子世表示很喜歡鄧麗君,他說台灣各處都可以聽到鄧麗君的音樂,第一次聽到〈月亮代表我的心〉時深受感動,聲音溫柔婉轉的確無法取代,也難怪大陸當時會出現「只愛小鄧,不愛老鄧」的說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