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市文化局長劉維公暢談『世界設計之都在台北』。攝影:胡育華。
小世界專題透過互動式展覽,邀請全校師生寫下對於世界城市的印象。攝影:胡育華。 參與演講的同學思索以設計為切點重新觀察城市。攝影:胡育華。 |
|
小世界團隊策劃在宿舍、中正圖書館等校園各處展示世界地圖,讓師生以便利貼分享對不同城市的想法和印象。成果中發現城市不只是地理的名詞,更具備許多社會與文化的層面,例如有同學留下對德國啤酒節的印象,日本交換生書寫對經典賽中台灣球員表現的感動。透過便利貼交流,展現政大人對國際城市的不同看法。
與國際城市相較,劉維公認為「台北應該要比態度,比生活的深度。而非比速度、比高樓大廈的高度。」他觀察台北的城市競爭力,在經濟方面仍是居於優良程度,但是在宜居城市的評比上,卻遠遠落後於經濟發展。高老化指數、低生育率、高人口密度等等問題,台北正面臨轉型的階段。
「設計是現代公民的基本素養。」劉維公表示,設計並不僅限於將產品精緻化,更可以透過設計解決都市的交通、治安等問題。他提到目前台北市以「不斷提升的城市」為主題,爭取2016年的世界設計之都(WDC),他認為儘管台灣沒有很多國際知名的設計師,但設計的力量在街頭巷弄隨處可見。例如近年推動的都市再生前進基地(URS),便是隱身於街區的生活文創,訴說著當地的歷史人文故事。劉維公期待透過爭取設計之都的過程中,讓台北成為一座具有設計遠見的城市,生活品質能不斷向上晉升。
風管二的廖卿惠第一次接觸設計思考的概念,讓她對台北市有嶄新的觀點切入思考。來自浙江、東吳大學新聞碩一的張忞,曾參與許多設計文創活動,她表示台灣在這方面發展多元且豐富,有許多值得中國大陸學習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