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.05.18

從看見到同理 新移民女性破繭而出的自我書寫

政大書院電子報第四十九期2017.05.22

中文讀享夜:誰在他方,書寫地方

【書院記者邱怡瑄報導】新移民女性在臺灣的生活是什麼樣貌?中文寫作中心主辦的「誰在地方,書寫他方」讀書會4月25日於綜院417教室舉行,由長期關注外籍配偶議題的政大政治系博士張雅雯導讀《離:我們的買賣,她們的一生》和《帶著你的雜質發亮》兩本書。東南亞配偶在臺灣面對語言不通、經濟困頓和社會歧視等諸多困境,但張雅雯強調,新移民女性真正需要的「不是同情或憐憫,而是同理和交會。」


10605-08.JPG

政大政治系博士張雅雯介紹兩本導讀書籍。攝影:邱怡瑄。

10605-09.JPG

張雅雯播放紀錄片《失婚記》預告,讓同學透過影像看見外籍配偶艱辛的生活處境。攝影:邱怡瑄。

10605-10.JPG

與會同學向講者請教問題。攝影:邱怡瑄。

10605-11.JPG

與會同學專心聆聽講者分享。攝影:邱怡瑄。

 

  

 

從被動失語到現身說法

張雅雯提到,臺灣目前婚姻移民人數已突破50萬,但不透明的婚介制度和語言隔閡,卻使多數外籍配偶處於經濟弱勢,家暴案件也層出不窮。嚴苛的移民法令更為離婚帶來嚴重的「懲罰」:失去孩子的撫養權及臺灣身分,使許多新住民在痛苦的婚姻生活中求助無門。

 

《離:我們的買賣,她們的一生》和《帶著你的雜質發亮》兩書集結外籍配偶在臺生活的創作,張雅雯認為,這些「現身說法」可讓大眾更認識東南亞配偶面臨的困境,「有了解才能去同理這些姊妹的辛苦」,而非用重重歧視把他們隔離在主流社會之外。

 

風格迥異的移民書寫

《離:我們的買賣,她們的一生》收錄了外籍配偶於《四方報》的投稿及記者採訪,「離」不只代表「離婚」,也有「離開親人」、「幸福想像幻滅」等意思。《帶著你的雜質發亮》則不同《離》一書的悲情描寫,以犀利筆法控訴大眾對外籍配偶「服從乖巧」及傳統「賢妻良母」的框架期待。張雅雯認為,透過書中大量家庭生活黑暗面的描寫,可刺激讀者反思社會對外籍配偶的荒唐歧視。

 

移民是社會的一面鏡子

張雅雯認為,書中的故事反映諸多社會結構問題,例如:外籍配偶囿於傳統女性角色的框架,被視為生產工具和無薪幫傭;跨國婚姻源於亞洲社會男女經濟權力不均的「男下娶、女上嫁」觀念;全球化的資本流動,讓外籍配偶因經濟弱勢而被仲介剝削,甚至被視為商品對待。在閱讀過程中,除了瞭解外籍配偶嫁到臺灣的心路歷程,張雅雯認為,思考臺灣社會如何看待「不同族群」和「性別角色」也非常重要。

 

導讀結束後討論熱絡,許多同學向講者提問並分享自己對新住民的認識。法律四蕭翊廷表示,自己一直很關注移工議題,這次活動不僅引起他閱讀導讀書籍的興趣,也從同學的分享中獲益良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