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.05.18

房慧真書寫漂流 觀照邊境外的「非」常生活

政大書院電子報第四十九期2017.05.22

中文讀享夜:誰在他方,書寫地方

【書院記者張若誼報導】中文讀享夜「誰在地方,書寫他方」系列讀書會,4月6日由中文寫作輔導員曹育愷於博雅書房導讀作家房慧真的散文集《河流》。曹育愷認為,《河流》以「邊界」貫穿全書,赤裸地呈現人們習以為常的城市邊緣以外的風景,與異於主流社會價值的底層生活。


10605-12.JPG

中文寫作輔導員曹育愷介紹導讀書籍《河流》。攝影:張若誼。

10605-13.JPG

參加者針對現今高教體制提出意見。攝影:張若誼。

10605-14.JPG

參加者針對現實社會中職業不分貴賤的問題提出看法。攝影:張若誼。

10605-15.JPG

曹育愷與讀者一同討論《河流》中的弱勢書寫。攝影:張若誼。

 

  

 

在以為是平常的外緣,有群人活著非常的生活。」曹育愷說明,房慧真關注的是人們平常認知範圍以外的世界,一群鮮少被關心、被排除於主流價值之外的族群的邊緣生活。例如:〈邊城〉書寫苦力市場的粗工,〈浮島森林〉描述共租一樓營生的流鶯姊妹。

 

曹育愷指出,房慧真以河流為意象開展,從下游到上游呈現時間與空間的流動,並投射到故鄉與他方之間的移動,一是在城市邊緣底層生活的人們,一是作者為擺脫父親陰影走訪世界的旅行所見。

 

曹育愷分析,《河流》呈現的流動更象徵生活在城市邊緣底層人們的漂流,一如〈水上人家〉裡的廣東漁工,以水上旅館為家,無可落地生根的土地,終其一生無所定著。

 

曹育愷認為,房慧真希望藉由《河流》喚起讀者對特定議題的討論,而非批判;透過觀照身邊可能看到卻沒看見的人事物,進而反思誰才是握有選擇權的人,誰才是真正跟不上城市變動的人;在城市邊緣以「非常狀態」生活的人們是否握有選擇權。

 

教育四蕭如評表示,《河流》對城市邊緣底層族群的描述,使她思考教育對促使階級流動的可能,因為現今的貧富差距,使富者坐擁更多資源,相對於缺乏資源的偏鄉,階級複製常常無可避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