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.11.15

接續現實與記憶 蘇偉貞書寫十年時差

政大書院電子報第四十五期2016.11.21

中文讀享夜:寫給那時候的我—自我敘事系列

【書院記者梁淑嫻報導】中文讀享夜「自我敘事系列」10月6日於博雅書房舉行,中文寫作輔導員陳冠達以「租書店女兒的時差書寫」為題,列舉音樂、電影和小說為例,分析時間書寫的特性,帶領同學從不同面向解讀蘇偉貞的作品《旋轉門》。


10511-18.jpg

中文寫作輔導員陳冠達介紹蘇偉貞作品。攝影:梁淑嫻。

10511-19.jpg

參加者認真領聽講者的分享。攝影:梁淑嫻。

 

  

 

《旋轉門》是蘇偉貞在她丈夫(大疤)過逝後,花了十年所寫成的作品。作者在這期間逐步履行與丈夫曾經的約定—遊歷大江南北、尋訪故舊等等。蘇偉貞運用雙軌手法,將她流動的十年對照大疤早已靜止的十年,營造出一種丈夫依然存活於她生活中的感覺。

 

陳冠達認為,蘇偉貞在丈夫剛離世時所完成的作品《時光隊伍》,字裡行間充斥絕望且窒息的痛,十分沈重,讀者可能較難消化。相較之下,《旋轉門》非常適合初次接觸蘇偉貞作品的讀者閱讀,雖然讀來悲傷,但是屬於沈澱過後的傷痛。作者在述事的過程中一步步回答自己的困惑,在痊癒的過程找出繼續生活的支點。

 

陳冠達另舉電影為例,說明時間也是影像書寫的一種技巧。「同樣是描述時間旅行,《時空旅人之妻》的男主角在穿越時會一絲不掛,《真愛每一天》的男主角卻穿戴整齊。」傳院一詹妘鶯表示,時間旅行雖然不存在於真實生活中,但這些作品對過去、現在和未來的深刻描寫,讓她更容易體會時間的重要性。

 

「文體其實並不重要,能用文字感動讀者就是一位好的敘事者,」英文系碩一黃衍豪表示。陳冠達認為,《旋轉門》可以算是自我敘事,也可以是親情書寫,甚至是科幻小說。他建議,閱讀時並不需要過份拘泥於正確答案,只要能在文字中套入自己的思考模式,並從中有所收穫,閱讀便已有其意義。

 

10511-20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