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盈豪與現場師生分享參與部落工作的經歷。攝影:黎秉一。
同學們認真聽講之外,也不時低頭勤抄筆記。攝影:黎秉一。
藉由與講者間的問答,參與同學也一起思考如何才是更好的部落參與。攝影:黎秉一。 |
|
黃盈豪就讀政大期間參加指南服務團,畢業後深入部落服務超過兩年時間。當初他和同伴打著「服務社」的名號,卻不會管線接水、燒菜煮飯,連語言溝通都有困難,黃盈豪笑稱「真不知道是進部落服務,還是被部落服務的!」
說起在部落裡的生活和相處,黃盈豪感嘆,真正的問題與矛盾在於「身分認同」。當一起同仇敵愾的時候,常被反問一句「你是原住民嗎?」這種困惑在黃盈豪的心中久久未息,他開始思考究竟什麼才是社工該做的事。因為大環境囿於證照限制,真正體察部落的人考不到證照,而大學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卻能考上社工師。領政府薪水的社工人員,到底幫助部落發展了什麼?真正解決他們的問題了嗎?
為了讓部落能夠永續發展、建構自立照顧系統,經營部落產業是取得經濟開發及生態保護平衡下,最適切的方向;外界的眼光及涉入,不見得能應合當地的需求。黃盈豪舉例,有的政策將部落孩童帶進都市補習班,考試成績從60分進步到70分,就宣稱效果顯著,呼籲企業廣為贊助,這般士大夫觀念、智育至上的思維,並非都有助於部落居民的實質生活。
「如何幫」比「幫什麼」來得重要。黃盈豪舉例,通常在災後「物資進入之前才是部落最團結的時候」,一旦有外援,資源搶奪、派系鬥爭的情況屢見不鮮。此外,對於部落的獨居老人,關懷系統及社工政策也有待改進。因為為了使長者成為定義上的「獨居老人」,部落必須撤除原本的社區關懷資源,待名符其實後,社會資源才能介入照顧,弔詭的情況令社工人員失措。
「部落廚房」及「部落體驗農場」是黃盈豪著手推動的部落發展計畫,另外更透過拍紀錄片的方式,與部落青年一同詳實記錄當地長者的心聲及部落轉變。黃盈豪期待,部落能夠擁有更多的自主財源,除了推動在地產業如手工藝、風味餐和深度旅遊外,也需要社會企業的挹注,籌資行動刻不容緩,否則物資往往僅集中少數「明星災區」,分配不均將導致其他地區難以重建、再發展。
政大書院執行長藍美華會後表示,社會環境鼓勵年輕人往國際移動的同時,台灣還是很需要大家投注關心。心理碩班蘇偉誠表示,透過這場活動,更了解部落工作執行時的實際情況,期許社會關懷能更合宜,不至於破壞原有的互助結構,並能真正對部落整體發展有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