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.06.06

在悲劇之外 廖咸浩談《威尼斯之死》的地方與慾望移轉

中文讀享夜:誰在他方,書寫地方

【書院記者張若誼報導】本學期中文讀享夜「誰在地方─書寫他方」系列讀書會壓軸場,6月1日晚間由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廖咸浩導讀德國作家托瑪斯.曼(Thomas Mann)中篇小說《威尼斯之死》(Der Tod in Venedig)。廖咸浩從「想像地理」的概念出發,探討城市與現代性的意涵,引領讀者理解故事中主人翁的心境移轉。


1060601.JPG

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廖咸浩暢談托瑪斯.曼的《威尼斯之死》。攝影:張若誼。

 

10606-01.JPG

政大哲學系教授王華與廖咸浩討論書中理性的根源。攝影:張若誼。

 

10606-02.JPG

參加者於讀書會前細讀文本。攝影:張若誼。

  

 

廖咸浩認為,《威尼斯之死》可以從兩種狀態的拉鋸去解讀。主角阿申巴赫(Aschenbach)自德國前往威尼斯的旅程,從嚴謹理性淪陷對美少年達秋(Tadzio)的狂熱耽溺;正是從原先阿波羅(Apollonian)的理性、結構、規律及精神中,過份壓抑而潰堤,解放於戴奧奈索斯(Dionysian)的感情、能量、混亂及肉體。除此,正統歐洲神對比於小亞細亞出身的酒神,也呼應在「想像地理」中,北歐相對於東歐、南歐,歐洲相對於歐洲以外,體現出某程度上的「東方主義」。

 

「城市是什麼?」廖咸浩教授引用美國城市社會學家羅伯.帕克(Robert Park)理論:城市是一種心境,是一種情感結構(structure of feelings),是在特定時代下社會整體的共同感受。「布爾喬亞」正是所謂「城市的居民」,他們是由商人構成的資產階級,「現代性」即是商人的生活方式,藝術家於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展開前衛運動,以爭取城市的發言權,現代藝術、現代文學從而誕生。

 

廖咸浩提醒,讀者應該注意小說中的細節,包括啟發主角開啟旅程的人、輪船上化妝的老人,他們帶來死亡的訊息並化身為死亡使者,以及擺渡猶如黑色棺材的威尼斯平底船,皆再三透露這是一趟死亡之旅。故事尾聲,小說主角前往理髮化妝,除了是對比與先前的態度、男為悅己者容,更是隱喻著往生者的化妝。在小說中,城市是一座迷宮,主角前往威尼斯,走進了心靈的迷宮,開啟了死亡的旅程。

 

「現代主義就是在一次大戰的壕溝裡誕生的。」廖咸浩提到,主角將寫作視作「生產」,並猶如機器一般不斷工作,以追求「進步」;托馬斯.曼1912年出版《威尼斯之死》,宣告歐洲中產秩序的全面崩解,預言1914年一次大戰的到來。

 

「可以往前推到工業革命、文藝復興、啟蒙運動嗎?」政大哲學系教授王華現場提問,廖咸浩同意並回應,啟蒙運動以人為本的追求,伴隨工業革命的出現,理性至上的思想備受推崇;但過度極致最終難逃崩潰,如同小說主角過分壓抑情感而走向死亡的結局。

 

另外,小說中兩次論「美」的意義,除了探討精神、感官與美之間的必然關係,也帶出主角與知識的關係,是從「無法再對深淵的同情」引發出道德懷疑論,「真正的知識令人不安的。」廖咸浩認為,to understand to forgive,保持對現有道德規範的質疑,更連結當下「同性婚姻」議題,思索「同志一定要走入婚姻嗎?」

 

「美就是對世界的背叛。」廖咸浩引用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》書中文字,回應現場同學提問。他認為,打破常識性的框架,才有美的可能性;擺脫俗套,真正讓人思考的事物才是美的,真與善與之相應而生。

 

傳院碩二李怡表示,書中作者將主角的內心流轉與稍縱即逝的情感,描寫得淋漓盡致,將漫遊者在威尼斯的迷途解讀為對內心迷宮的探索,更是耐人尋味。

 

10606-03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