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CCU | XMS

   

Sunday, 09 November 2014 14:27

《一九八四》導讀 揭開老大哥真實面紗

政大書院電子報第二十八期2014.11.09 

為什麼諾貝爾已讀不回─中外文學經典系列

【書院記者許智涵採訪報導】中文讀享夜10月16日晚間於博雅書房由政大台文所博士生呂焜霖導讀喬治.歐威爾作品《一九八四》。他從文本簡介、內容探討到相關電影及音樂,帶領同學從各種角度探討喬治.歐威爾的核心主題:「極權體制的可怕」,並試圖為大家揭開「老大哥」的真實面紗。


呂焜霖不僅介紹文本,也提到當代文化不斷透過電影或音樂詮釋這部經典。攝影:許智涵。

呂焜霖與同學一同討論《一九八四》書中集權主義的概念。攝影:許智涵。

同學針對《一九八四》內容討論。 

  

 

引發人民的恐懼感,是極權政府掌控人民的重要方法之一。重點不在於老大哥是否真實存在,而是人民有沒有感受到老大哥無時無刻的監視。「人性的脆弱面也是這本小說的重點之一。」呂焜霖提到,當人為了保護自己,會犧牲自己最愛的人,這本小說展現人性殘酷的一面。

 

「喬治.歐威爾描述的是一個反烏托邦,一個沒人想住的地方,因為其中充滿了監視。」呂焜霖解釋,當小說中的人物對鏡子說:「我們是死人。」,鏡子居然回應:「沒錯,你們是死人。」這時主角才發現,原來他們都受到了監視。

 

呂焜霖提到,現實中,韓國和英國的監視器數量在世界數一數二,也引起人民重新探討,安全和隱私權之間的界線應該如何劃分。

 

呂焜霖表示,小說部分情節也反映西元1965年中國的文化大革命。書寫不重要,因為歷史是可以被政府竄改和捏造的;歷史一旦遭到控制,人民也跟著被洗腦。例如,原本可以換十公斤米的糧票,極權政府卻主張因為「打了勝仗」,糧票換的米從「原本的三公斤增加為五公斤」,就算大家心知肚明,卻沒有任何的證據證明,因為過往的紀錄早已被銷毀。

 

為了讓同學能更深入瞭解,呂焜霖提供文本摘要讓大家現場討論。透過思辨與分享,同學可以結合文本與現實,也發現原來極權主義的概念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遙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