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CCU | XMS

   

Wednesday, 15 October 2014 16:23

從諾貝爾獎溯源 紀大偉探討文學的意義

政大書院電子報第二十七期2014.10.15 

為什麼諾貝爾已讀不回─中外文學經典系列

【書院記者陳冠達採訪報導】本學期中文讀享夜主題「為什麼諾貝爾已讀不回─文學經典系列」,25日於博雅書房展開,由台文所教授紀大偉導讀日本文豪三島由紀夫的作品《假面的告白》。紀大偉從「諾貝爾文學獎」的意義談起,帶領同學思考各國文學與國家、民族間的關係,進而認識文學的意義。


台文所教授紀大偉從「諾貝爾文學獎」的意義談三島由紀夫作品《假面的告白》。照片提供:政大書院。

紀大偉生動淺顯的講解讓現場氣氛熱絡。照片提供:政大書院。

台文所同學提問在今日文學是否仍有存在意義。照片提供:政大書院。

  

 

三島由紀夫24歲寫下的《假面的告白》,是一本發表於1949年的成長小說。紀大偉指出,書中主角自慰時的性幻想畫面是歐洲名畫、雕像,可以對照出當時崇尚西洋文化而無日本偶像的歷史背景。他提到,台灣早期封閉保守的時空環境,《假面的告白》成為同志讀者的文學養分,如林懷民作品〈安德烈.紀德的冬天〉便可見《假面的告白》的影子、邱妙津《鱷魚手記》書名的雷同。

 

「『文學』是什麼意思?」紀大偉要同學先思考「諾貝爾文學獎」的意義,他追溯獎項起源自北歐,早先得主皆是歐美作家,是帝國主義時期下,文學成為歐美國家相互吹捧文化門面的方式。他特別提到,中國古代並無「文學」這個詞彙,而是引自首先西化的鄰國日本,其他如經濟、醫學、大學、民族等詞彙亦借用於日本。

 

紀大偉提到,「西方世界根本沒有很在乎諾貝爾文學獎。」他舉美國本土為例,「普立茲獎」才是成為暢銷作品、甚至改編成電影的保證;相反的,多數美國人並不會去看諾貝爾獎得主高行健、莫言的中文作品。

 

紀大偉強調,文學與國家間的關係密不可分。他指出,各國在大學裡設立本國語言「文學系」的緣由,正是為了培養殖民地的管理人才,如總督、特使、市長等要職;並藉此宣揚各自的文學神、文化神,如英國的莎士比亞、德國的哥德等作家。

 

除此,紀大偉也談到晚清末年,留日學者梁啟超主張「小說可以救國」,在在凸顯文學與國家的連結。有同學問道:「是否連輕小說也與國家有關?」紀大偉回應,有些輕小說帶有日本情調;又如中國讀者迷戀台灣眷村小說,是對書中刻畫台灣外省人的中國認同有關。

 

「文學在今日仍存在意義嗎?」台文所學生請教韓國近年透過影視席捲亞洲國家的現象。紀大偉認為,文學除了是貧窮的實踐方式,而且個人需投入大量時間閱讀或寫作,孤獨地面對自我並整理思維,戲劇相對較為膚淺。他鼓勵同學,嘗試閱讀原典,慢讀原文,會讀出母語讀者看不到的細節,體會將更為深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