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涯導師廣電系教授侯志欽帶領大一同學認識貓空在地文化。攝影:石欣硯。
侯志欽藉由老茶具向同學說明惜福的重要性。攝影:石欣硯。 |
|
侯志欽表示,舉辦這次活動,因為自己住在貓空熟悉周遭環境,可以帶大家走走;而且活動地點就在政大附近,希望藉此讓同學更認識貓空。他也建議新生書院可以將探索政大週邊環境納入課程或經常性舉辦,這會是很特別的體驗。
對於沿途上的植物名稱及建築歷史,侯志欽總能如數家珍。他也向同學解釋貓空的地名,是因為當地特殊的「壺穴」地形,台語發音近似「貓空」而得名。侯志欽告訴院生,只要肯用心,生活處處是美景。
中午師生共享貓空特色茶餐,其中一道「紅菜」更是餐廳老闆應同學要求,直接從田裡摘採料理。用餐同時,侯志欽也請老闆介紹文山包種茶的歷史,及茶園周遭如魯冰花等特色植物。
「貓空這附近的居民大多都姓張,是第一代祖先張迺妙先生帶著福建鐵觀音的苗來到這裡…」在張迺妙茶師紀念館由他的後代子孫親自示範茶藝,不同季節需搭配微妙的水溫,及茶葉在不同季節的差異,都在茶師口中娓娓道來。
泡茶過程中,侯志欽也引導同學思考,茶葉需要依不同種類特性施以不同的後製烘焙,正如教學需要因材施教;有時候不是茶不好,而是飲用的人不懂得挑選合乎自己的茶品,或是不懂得什麼季節該喝什麼茶。
藉由侯志欽智慧的話語與引導,每一個旅途上的「遇見」,都讓院生獲得體悟。參與院生認為這是一趟知性與娛樂兼具的旅程,並期待下次的導生聚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