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CCU | XMS

   

Thursday, 19 July 2012 13:02

書院導師之夜-陳芳明 如果大學可以重來一次

政大書院電子報第七期2012.07.05

書院導師之夜-陳芳明:如果大學可以重來一次

■文/歷史三張凱翔

5月21日,週一,在山居學習中心的木地板上,陳芳明教授娓娓道出他對於他的時代、求學、教學的成長歷程,以及他如何受到啟發,在文學、政治與歷史上獲得啟蒙。


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陳芳明。攝影:張凱翔。 

  

 

1970年代,最是台灣在社會、政治、經濟上面臨重大轉型的時期。陳芳明表示,困在美國求學的他雖未能躬逢其盛,但是那股社會變化的熊熊野火,也大大地鼓舞了異鄉求學的孤獨心靈。就讀台灣大學歷史系的陳芳明,心靈的方向卻是以文學作為出口,透過欣賞與創作現代文學,他感到胸中的抑鬱稍獲紓解。幸運的是,那個時代正是許多台灣現代主義文學大師的壯年時期,陳芳明教授列舉了楊牧、白先勇、余光中等人,並且說他從這些人的字句中獲得了文學的啟蒙──原來白話文不只是一種生活的語言,其時也能被錘鍊地如此具有藝術性。

   

文字傳達的生命力與所處周遭的關懷,是閱讀過程中對生命的薰陶。而這種對文字、藝術與生命的關注,也影響陳芳明對學問和生命實踐的連結,進一步地影響其世界觀。「將人生視為動態的學問,」教授分享道,從其人生經驗觀之:以歷史系作為大學主修,最後卻投身文學;離開政治圈,用學問關懷土地;在教學的經驗中,獲得更多教學相長的啟發。人生不同的階段、境遇在在皆是成長和自我砥礪的契機。

    

陳芳明教授說,他生長的年代社會處於戒嚴與思想審查嚴密的狀態,處處都是壓抑的氛圍。然而,在那種環境下追求知識的感動卻帶給他無比的欣喜。陳芳明教授舉了個他到美國華盛頓大學念書時,在圖書中發生的例子:汗牛充棟的「禁書」陳列在前,那種感嘆知也無涯的震撼是畢生難忘的。

   

陳芳明分享了許多他求學、啟蒙的經驗,以期勉勵還在大學中求知的學子們。一位政治系學生提問道,生於安逸的時代中的我們,要如何能夠在艱困中獲得難得的悸動和欣喜呢?陳芳明則回答,這就是民主世代的傳承精神,前人的苦帶給後世更好的環境那就夠了。也有同學問道現在的作家,似乎沒有帶給學生如陳芳明講述自己念書時的那種感動;陳芳明輕快地說,他那時也沒料到余光中等人會成為「經典」,就只是喜歡他們而已,言下之意鼓勵同學以更開放、敏感的心去感受屬於自己這個時代,尋找屬於自己這個世代的感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