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溢嘉談《老子》,別有個人特色。攝影:黎秉一。
王溢嘉開場便問「有沒有文學院的學生?」。攝影: 黎秉一。
王溢嘉與與會師生合影。攝影:黎秉一。 |
「我希望活化傳統經典,讓它們能和現代人的生活接軌,」醫學系出身、早期多取材心理學與人性分析的王溢嘉,近年轉而致力於對中國經典的重讀與新詮,結合古今中外的人與事,賦予古典不一樣的時代意義。
面對《老子》的「道」,王溢嘉聯想愛因斯坦解釋宇宙萬物時說道,「我們都是隨著一種神秘的音樂起舞,而這吹奏者卻遙不可及。」進而討論物理學的物質與律則,分別對應到「有」跟「無」的概念,以及「觀其徼」與「觀其妙」的蹤跡與奧妙,王溢嘉說,愛因斯坦覺得神秘難解的,就是老子所說的「玄之又玄」。
另外,王溢嘉也從電影《阿凡達》談老子哲學中的楚文化與母系色彩,並以「知其雄,守其雌」的段落,指出不妨用榮格「雙性人格論」加以解讀,剖析人類心靈兼含雌雄二性的特點,「但偏向女性氣質,和母系色彩相符。」
言及「大巧若拙」、「大成若缺」的辯證關係,王溢嘉以朱銘的雕刻為例,其風格由精巧趨向簡樸,堪為佐證。
王溢嘉進一步說明,區分一個人「大智若愚」還是「本來就愚」的方法,端視當事者「是否曾經智過、巧過」,好比禪宗說的「看山三階段」,唯有曾經智巧、而今「若愚」者,才可算是到達「看山又是山」的境界。
不過也正因取材廣泛,且只取陳鼓應《老子今註今譯》當中符合自己胃口的解釋,逕自發揮、聯想,王溢嘉自白,這種詮釋方式或許會令專家學者不以為然,「認為太粗淺或太一廂情願」,他直言,「我也沒辦法,這也不是我在意的。」
中文四榮予恩於會後肯定,王溢嘉活化了經典的生命,可以想見博覽群書的程度,不過也表示,這種人生體悟式的詮釋一不小心就會略顯駁雜,「但真的很不簡單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