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學填寫壓力檢測表,分析自我的壓抑類型。攝影:陳泯均。 講座氣氛輕鬆,參與同學興味盎然。攝影:陳泯均。 蘇益賢與同學互動零距離。攝影:陳泯均。
|
|
情緒似海 需學習與之共處
蘇益賢將情緒比喻成海浪,無法控制它的來去,因此學習與其共處是一項重要課題。他現場示範當陷入「自己很失敗」情緒時的解決辦法,如畫出煩惱的事、將〈生日快樂〉歌詞抽換及翻譯成多國語言。蘇益賢說明,這些方式不直接處理字面上的意義,不強迫自己接受「我是一個很成功的人」,而是經由破壞語言抒解被壓抑的情緒。
看似放鬆 實則壓抑
「看似放鬆,其實是壓抑自己的情緒。」蘇益賢分享日本飲品廣告短片並指出,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互動雖然看不出情緒,但內在或許充滿壓抑及不開心。他舉例,「追劇」即是一種壓抑自我的行為,整晚花時間看劇反而帶來更多疲憊。
中文四許歆珮表示,原本不清楚自己的壓抑,透過講座發現與父母的互動非常壓抑;她提到自己習慣寫日記排除低落情緒,卻會陷入負面循環,日後會嘗試將其轉換成多國語言,「打斷負面圈圈跳出低潮」。許歆珮也說,喜歡此次講座的進行模式,因搭配晚餐,氣氛輕鬆,未來會繼續參加相關活動。